Category Archives: News

研究室李聪老师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为鼓励计算机相关领域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总结并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上海市计算机领域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022年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组织同行专家评审,并经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终审通过,评选了本年度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 。研究室李聪老师荣获三等奖,项目名称为《教-研-赛结合的网络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成员还包括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陈阳老师和王新老师。

《教-研-赛结合的网络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构建一套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对网络大数据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引入“教-研-赛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培养选课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通过“夯实基础→推动研究→凝练成果”三个步骤,积极与学生互动,打通学生从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的桥梁,并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开展因材施教。通过对应用场景和关键切入点的提炼,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基础上能够学以致用,悉心指导学生做出有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将研究成果向知名国际期刊/会议投稿,并积极参与国内外科技竞赛。通过整个培养过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网络大数据相关知识,并有效提升其实践技能。

热烈祝贺李聪老师和项目团队荣获该奖项和荣誉!

《基于SIR改进模型研究上报率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获评优秀曦源项目

“曦源”项目,是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项目(FDUROP)平台中唯一一个由院系管理的项目类别,立足于引导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开展课外学术实践,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探索精神。在研究室李聪老师的指导下,由吴凌宇、孙乾东于2022年完成的曦源项目《基于SIR改进模型研究上报率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基于SIR模型,引入无症状感染者与隔离者,对疫情传播过程中的上报机制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阻止疫情广泛传播的临界上报率。该项目通过理论推导与模拟仿真发现,感染率固定时,民众的上报率高于一个临界值可以遏制流行病的传播,且上报率高于一定值后提升上报率对防控效果的提升不太明显。在最终的项目结题答辩上,该项目获评优秀曦源项目。吴凌宇同学现已进入CAN课题组攻读硕士学位。

精彩点评:

新冠疫情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干扰了人类正常的社会生活。该项目基于SIR模型,创新地针对疫情传播中的上报率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疫情控制具有指导意义。该研究中在传统模型中引入无症状感染者和隔离者,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试图找到阻止疫情广泛传播的临界上报率。研究成果优秀,已录用会议论文1篇,达到了预期目标。

课题感言:

这次的曦源项目,让我们收获颇丰,尤其是作为本科生的我们第一次接触科研,这种从一开始的好奇轻松,到最后的严谨敬畏的态度转变和解决一个个难题的成就感是非常奇妙和发人深思的我相信此次的曦源项目,将会是我们今后科研工作的开端和向导会让我们更加从容且坚定的投身以后的研究工作。

PCIC_2022

研究室3名同学在PCIC第二届华为因果推理挑战赛中获奖

PCIC(The Pacific Causal Inference Conference,泛太平洋因果推断大会)由北京大学、国际生物统计学会中国分会等机构主办,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华为云、集智俱乐部等机构协办。PCIC 2022于9月17日至9月18日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召开。会议期间华为pii诺亚方舟实验室联合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发布了第二届华为因果推理挑战赛。
挑战赛分为两个赛道。赛道1的目标是设计一个针对运维时序数据的迁移学习策略;赛道2是在电影推荐系统中预测用户偏好标签。竞赛吸引全球350+队伍报名参赛,经过3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每个赛道选出5支优胜队伍进入最终答辩。研究室陈鹏涛、吴凌宇和王蔚然三人组成的队伍,在复旦CAN研究室李聪老师和鹏程实验室曲博老师的指导下成功进入第2赛道的最终答辩环节。团队三人于2023年2月2日赴北京黄大年茶思屋进行解决方案的汇报,并最终以第四名的成绩获得大赛铜奖。

研究室3名同学在第三届传播数据挖掘竞赛中获奖

2021年7月17日,“第三届传播数据挖掘竞赛”颁奖典礼在西安隆重举行。本次竞赛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高校教师或学生利用计算传播数据进行专业研究,激发高校教师或学生对计算传播数据的挖掘兴趣,鼓励研究者探索数据挖掘维度、尝试新的算法、解决现实问题,鼓励将数据获取、分析与处理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各种数据挖掘技术,培养计算思维,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第三届传播数据挖掘竞赛”自1月份开赛,分为战队审核、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88所国内外高校的158支队伍,624名参赛选手经过为期4个月的激烈交锋,最终12支队伍闯入决赛。

我研究室陈诺同学所在的“复旦大学数据挖掘队”以题目《谁在参与讨论?微博话题下社交机器人的识别及行为特征分析》获得选题一的二等奖;

周自力和季宏宇同学所在的“Eventsensor”队以题目《微博事件的传播特征与影响力预测—以仪式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为例》获得选题三的二等奖。

两支队伍由我研究室李聪副研究员,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陈阳副教授和新闻学院周葆华教授跨学科组建并共同指导,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集群行为涌现与演化的机制分析及预测”。

CAN研究室硕士研究生(石敏、郝旭和李金月)和博士研究生姚彭的毕业论文答辩会

2021年6月2日,下午13:30,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二号交叉学科楼B2005室,自适应网络与控制研究室(CAN)的硕士研究生(石敏、郝旭和李金月)和博士研究生姚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其毕业论文名分别为“《基于深度耦合范式的属性网络表示学习 》、《基于信息传播结果的在线社交网络拓扑推断研究》、《基于小集团结构的高阶Kronecker模型研究》和《复杂网络结构可控性若干问题研究》”。

首先,开始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石敏、郝旭和李金月三位同学依次进行了报告。出席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会议的有指导教师李翔老师、指导教师李聪老师、答辩秘书丁洁老师、答辩委员王礼峰和纪鹏老师及CAN的成员们。在答辩过程中,三位同学认真清晰地讲解了各自的毕业论文,老师们针对三位同学的毕业论文,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提问,三位同学回答问题正确扼要。经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充分讨论后,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一致同意通过三位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石敏、郝旭和李金月理学硕士学位。

随后,15:30开始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出席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会议的有主席汪小帆老师以及答辩委员会成员王琳老师、陈阳老师、纪鹏老师和顾晓东老师及指导教师李翔老师、答辩秘书李聪老师和CAN的其他师生们。在答辩过程中,姚彭同学认真清晰地讲解了毕业论文,并一一回答了专家们的提问。经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充分讨论后,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一致同意姚彭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建议授予其理学博士学位。

最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导师、答辩秘书,与各位答辩人合影,会议顺利结束。

 

 

李聪老师荣获2020年度信息学院院长奖

经各系(中心)教授委员会审核推荐、院长奖评审委员会评选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李聪老师授予2020年度院长奖。因其在教学类(以下3个主要方面)成果显著。
1.《网络科学导论》获评2019年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2. 2020年度出版合著《复杂网络传播理论:流行的隐秩序》(2/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基金资助,并已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
3. 协助指导的学生获2018年全国复杂网络大会最佳学生论文一等奖。